新闻中心
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就中瑞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瑞士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建交75年来,双方携手培育“平等、创新、共赢”的中瑞合作精神,双多边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为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作出了积极贡献。我高度重视中瑞关系发展,愿同凯勒-祖特尔主席一道努力,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经贸、财金合作和人文交流,将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新贡献。凯勒-祖特尔表示,75年来,瑞中两国坚持交流对话、相互尊重和务实合作,建立起多元、坚实的伙伴关系。2014年两国自贸协定生效,2016年确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都是瑞中关系的里程碑,标志着双方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展望未来,瑞士愿继续深化对华交流合作,增进两国长期友好。
习近平同列支敦士登摄政王储阿洛伊斯就中列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列支敦士登摄政王储阿洛伊斯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指出,建交75年来,中列两国始终坚持互尊互信,积极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在多边领域密切协调,树立了大小国家友好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我高度重视中列关系发展,愿同阿洛伊斯摄政王储一道努力,持续深化两国友谊和合作。阿洛伊斯表示,建交以来,列中两国秉持友好,深化双边交往,拓展合作领域,加大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稳固、互信的伙伴关系,这在当前挑战频出的时代尤为重要。我坚信,列中两国未来将不断增进交流合作、共促发展繁荣。
中原观察 | 让河南走向世界 让世界链接河南
□于晴 两千多年前,张骞打通丝绸之路,此后“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曾经回响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在今天化作新丝路上货机的呼啸、班列的汽笛……合奏出河南走向世界的开放强音。 当地时间9月8日至12日,省委书记刘宁率河南代表团访问波兰、卢森堡。此次访问,既是一次考察学习、密切联系之旅,也是一次对外推介河南、加强经贸合作之旅。波兰、卢森堡、河南,同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跨越山海,“一带一路”将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次欧洲之旅,在先进制造、文化教育、航空运输、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推进交流合作,是河南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的生动体现,推动豫欧深层次合作,也将进一步构建起河南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开放寄予厚望,“买全球卖全球”“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多次提到“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今年在我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牢记嘱托,扎实行动,省委十一届
当中部枢纽遇上欧洲门户 直击豫波合作一线新图景丨新闻综述
波兰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是古丝绸之路和琥珀之路的交会点。同样深厚的历史文化、相似的地理区位特点,让相隔万重山水的河南与波兰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波兰当地时间9月8日上午,华沙至郑州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这趟列车满载来自波兰、德国、捷克、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的定制家具、滑雪设备和食品、服装等商品。从华沙出发,途经白俄罗、俄罗斯,大约两周时间抵达河南郑州。波兰国家铁路货运连接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彼得·萨德扎:波兰是欧洲和中国重要的门户,双方之间的火车90%都要经过波兰,今天华沙到郑州的列车正式开行,对于双方合作打造双枢纽节点,是有很大的突破。我们会依托华沙——郑州这条路线,发展新的线路,让我们火车的网络覆盖更广,对未来的合作我们很期待。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河南与波兰都致力于打造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2021年1月,波兰卡托维兹——郑州的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成为第一条从中国直达中东欧国家的中欧班列线路。两地在铁路物流领域携手,让区位交通优势充分释放。就在华沙至郑州的班列出发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