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观察 | 让河南走向世界 让世界链接河南

来源:   |  
2025年09月14日 11:43:08
分享到:

  □于晴

  两千多年前,张骞打通丝绸之路,此后“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曾经回响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在今天化作新丝路上货机的呼啸、班列的汽笛……合奏出河南走向世界的开放强音。

  当地时间9月8日至12日,省委书记刘宁率河南代表团访问波兰、卢森堡。此次访问,既是一次考察学习、密切联系之旅,也是一次对外推介河南、加强经贸合作之旅。波兰、卢森堡、河南,同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跨越山海,“一带一路”将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次欧洲之旅,在先进制造、文化教育、航空运输、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推进交流合作,是河南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的生动体现,推动豫欧深层次合作,也将进一步构建起河南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开放寄予厚望,“买全球卖全球”“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多次提到“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今年在我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牢记嘱托,扎实行动,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重要部署,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质量。河南的一系列发展战略、目标行动,早已不再局限于一域,而是指向全球。

  虽然不沿边不靠海,却不断突破地理界限,“空陆数海”丝绸之路连接世界,“米”字形高铁成网,出海新通道畅通,“货通全国”与“买卖全球”比翼齐飞;

  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临空经济、临港经济、枢纽经济百花齐放,从主要输出劳务、粮食,到输出河南智造、河南品牌,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国际市场上,河南产品质量更优、竞争力更强;

  从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到拥有航空港、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从一条航线,到郑卢“双枢纽”模式得到复制推广,构建辐射东盟、中东、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的“双枢纽”生态圈,内外联动、双向开放助推经济社会创新转型……挺身开放前沿,河南这片厚重的土地走出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新路子。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4125.3亿元,同比增长26.2%,高于同期全国增速23.3个百分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河南顶住压力,展现出韧性与活力。

  实践证明,河南不仅要坚定地开放,更要高水平、高能级地开放,为服务国家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跳出河南发展河南,一种共识正在凝聚。世间万物各有长短,互补才是硬道理。开放合作,从来都是双向奔赴,也从来都是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进。河南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就是要以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开放增添发展活力。积极“引进来”,主动“走出去”,唯有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与国际先进地区“牵手”,实现技术、管理、资金、人才、资源等优势互补,打造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改革发展的动力才更加澎湃。

  一种观念正在深入。对于河南而言,开放不仅是一条发展路径,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河南取得的开放成就有目共睹,最突出的体现是“通”。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谈河南的开放,就不能只谈中欧班列、空中丝绸之路,还要谈适应不断扩大开放的制度软环境,外商在中原感受到的政策温度、城市热情,要谈以“三头象”为代表的豫商“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的开阔视野,要谈法治、规则、效率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因具备如此丰富的内涵,开放才会凝聚起广泛共识,成为今日河南的鲜明标识。由此来看,这次欧洲之旅,既推进了务实合作,也展示了一个内陆大省拥抱世界的胸怀与诚意,从而引领全省上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河南开放向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迈进。

  在高水平开放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这是河南昨日的来路,也是河南未来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