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儿童近视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儿童近视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迎开学,这份健康“锦囊”请收好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章贡大队民警在辖区学校检查校车车况,排除安全隐患。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开学在即,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金地名京幼儿园老师对健身器材进行清洁。 方东旭摄(人民视觉) 近日,小朋友在河北省遵化市文化路街道的文具商店选购学习用品,迎接新学期。 刘满仓摄(新华社发) 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马上到来。如何让孩子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如何帮助孩子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多位专家近日给出建议。 防范3类疾病、做好5项防护 随着托幼机构和中小学迎来开学季,学生聚集增多,传染病传播风险也随之上升。 山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张丽提醒,开学季学生需重点防范3类传染病:一是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百日咳、肺结核和新冠病毒等;二是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三是南方地区儿童还应特别注意蚊媒传播疾病,例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如何有效预防上述传染病? 张丽
年轻人心理健康“充电”只需三招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前一天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整个人神清气爽,连心情都很“明媚”?或者,虽然昨晚没睡好,但今天吃到一个“来报恩的”的西瓜,或者去公园快走了一圈,心情竟也悄悄亮了起来?现在,科学告诉我们:这些日常的小选择,真的会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一项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新研究,揭示了年轻人如何通过简单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充电”——不是手机,而是心理能量。这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研究,追踪了来自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上千名17—25岁年轻人的生活轨迹,用3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大规模问卷、每日日记,甚至结合智能手环数据,深入挖掘睡眠、饮食和运动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结果清晰而温暖:睡得好,心情就好;多吃水果蔬菜,情绪更稳;动一动,幸福感就悄悄上升。而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是,这些习惯不仅各自发挥作用,还能彼此“救场”。研究发现,睡眠质量是预测第二天心理状态的最强、最稳定因素。无论你是谁,睡得好,第二天就更容易感到积极、有活力、有掌控感。有趣的是,这种影响是动态的——不需要“你一直睡得好”
电子产品“防蓝光”功能真能护眼吗?专家:效果有限 最好做到这一点
记者发现,市面上很多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电视机、学习机都有“防蓝光”功能,“防蓝光”功能究竟有没有效果? 在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实验证明,屏幕“防蓝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用眼疲劳的效果。 但专家表示,电子产品的屏幕,使用的是人造光源,其中的蓝光成分更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无论使用何种介质,仍然会对眼健康造成危害。 要想真正“护眼”,良好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比如看屏幕20分钟需放松,远眺缓解眼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