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拾光纪·10余年前便以桥为喻,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对欧政策保持长期稳定”,10余年前习近平便以桥为喻阐述中欧关系。7月24日上午,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个无会日|学习总书记的好作风⑮
正定县委大院1985年的面貌。(图源:《习近平在正定》)1984年3月初,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在朱河乡调研。一见面,乡党委书记就跟他诉苦:“2月份,乡干部上县里开会17次,再加上乡里的会,会太多了!”县委、县政府反应迅速,当月印发规定,要求“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一般每年不超过两次”“局部性和阶段性工作一般不召开会议”“建立会议审批卡制度”……习近平说:“要搞无会议日,每周起码两天,全县严格执行。”第一个无会日,有5个县直单位仍旧照常开会,还辩解“不开会,怎么布置工作?真别扭”。习近平明确说:“不行,就是要别扭别扭。会议缠身,实际工作怎么干?”这5个单位受到县委通报批评。无会日,是要为实干腾出时间。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1984年6月,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倡:“说短话,开短会,发短文件,能当机立断的事,就不要推诿扯皮;能三四个人面议的事,就不要找一帮人来作陪;开半小时会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开一小时会。”有一次县里开人代会,习近平作报告前摘下手表递给身旁的人:“你看着这
向新而行丨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个个高科技成果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策 划丨李珊珊编 辑丨李珊珊视 觉丨陈腾校 对丨刘禛 孙洁 宋春燕 毛长治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成就彼此 惠及世界——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7月2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指出,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其中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关键十字路口。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建设性力量,中欧更应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7月12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世界公园,一名参观者在中国展区学习弹奏古筝。新华社记者 顾梓峄 摄促进对话合作 把握伙伴关系定位五十载栉风沐雨,中欧如今已成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为增进中欧人民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多次访问欧洲,为中欧架起友谊合作之桥。今年以来,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