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力保障秋粮生产!河南等地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天气
我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各地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全力保障秋粮作物生长。近日,河南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局地 温超过42℃。当前正值全省5700多万亩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作物对水肥需求增加,河南全面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实现精准灌溉、高效供肥。7月1日以来,全省已抗旱浇灌玉米2348万亩。目前,湖南大部分中稻处于抽穗分蘖期,晚稻处于插秧期。针对高温天气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27个农技服务小组正下沉74个双季稻生产重点县,指导各地采取增施叶面肥等措施,科学调度使用灌溉水源,全力保障晚稻用水需求。黑龙江5000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期,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增加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全省调配了超过25万架的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在鸡西市,当地根据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水稻长势,为农户量身定制施药方案。近日,针对中东部出现的高温天气,农业农村部与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研判会商,对河北、河南、山东等12个省份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四级应急响应,指导各地落实以水调温、叶
稳中有进 向新向好(关注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孙静 胡舒彤 郑州机场,满载“河南制造”的跨境包机排队起飞;平漯周高铁项目工地,机器轰鸣干劲正酣;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火锅食材展吸引八方来客……这是中原大地奋力拼经济谋发展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我省始终保持高度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攻坚克难、顶压前行,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发展目标,全省经济呈现稳中有升、持续向好态势,经济韧性更强、活力更足。 发展态势积极向好 观察上半年全省经济答卷,主要指标昂扬向上、稳中有进的趋势明显:一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683.80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从投资、出口、消费来看,“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亮点频出—— 看投资,大项目对经济发展拉动明显。今年以来,我省多次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本报记者 赵一帆 大河奔涌,中原焕新。 2019年9月18日,郑州,一场牵动黄河沿线9省区的会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奔流不息,守护母亲河号角声不止。7月18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步履坚定,愿景日益清晰。 重保护 重塑大河健康肌体 7月10日,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黄河干流水质稳中向好,山东省向河南省兑现2024年度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6207万元。 “鲁豫对赌”4年多来,山东省已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2.5亿元。 真金白银的背后是利刃向内的魄力。 2019年以来,河南累计整治黄河“四乱”问题1.4万个,黄河流域14市完成造林645.38万亩、森林抚育885.60万亩、修复黄河湿地2.78万亩。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
河南发布重要通知!施工工地必须这样做→
为落实国家防减救灾办关于强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九个必须”要求,举一反三切实强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18日,记者获悉,河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于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强化施工工地营地防汛安全。通知提出,要开展施工工地拉网式排查,掌握情况、摸清底数;县级政府要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建立重点施工工地营地“一张图”,实时动态掌握工作情况信息;实行网格化清查,全面梳理辖区内施工工地情况,掌握情况,建立台账。要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施工工地防汛安全体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地、每一个工棚、每一个班组;野外施工的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要强化对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监督检查,落实建设单位的防汛安全管理责任。要紧盯细节末梢,全面掌握工地人员动态。施工单位要建立人员台账,加强降雨期间、夜间巡查值守,一旦接到转移指令或发现险情,迅速传递至工地营地所有人员。通知要求,要强化行业监管,常态化监督检查指导,行业部门要强化对基层单位和项目部监督检查指导,督促落实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