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物代言人” 登场 这个假期解锁文旅新玩法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南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等五大热门场馆,首次联合推出了“五都荟洛·潮玩文博”博物馆里有奇遇特别活动,以新颖的“组团出圈”方式,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深层次、趣味强的文博体验。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位身着古装的讲解员走近游客,将特制文博地图赠予众人,邀请大家一同游览,沉浸式探寻历史脉络。此次五大博物馆联动以“奇遇”为核心,将互动玩法融入历史场景,五大场馆均量身打造“文物代言人”。其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大禹”在绿松石龙形器展柜旁讲解早期文明的故事;洛阳博物馆的“三彩俑使者”在文创区推荐限定周边;洛阳古墓博物馆的“胡人画师”则在壁画展厅设置历史谜题,游客答对即可领取手绘“文博寻宝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曹琥:拿着这张地图,游客不仅能到五大博物馆“集章打卡”,而且可以享受文创产品、讲解服务、VR体验项目以及文物特展折扣活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融合VR技术,引入“熊猫的世界”“探秘海昏侯国”等沉浸式数字展,游客佩戴智能设备,就能开
一种减肥效果超好的“懒人菜” 简单营养又美味
网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网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蒸菜”,真的强烈推荐大家试试~蒸菜,本是河南的著名菜肴,当地人本着“万菜皆可蒸”的原则,硬是将蒸菜变成了河南省“省菜”。其实也不光是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都一直有着吃蒸菜的传统。春天蒸槐花、蒸榆钱、蒸荠菜、蒸楮不揪、蒸面条菜、蒸芝麻叶;夏天蒸菠菜、蒸苋菜、蒸茼蒿、蒸苦菊、蒸荆芥、蒸蒲公英;秋天蒸胡萝卜丝、蒸土豆丝、蒸芹菜叶、蒸莴笋叶、蒸红薯叶、蒸紫甘蓝叶……蒸菜不仅花样丰富、色泽靓丽、味美可口,更重要的是,它还非常健康营养。蒸菜,营养真的好!1营养素保留相当完整蒸菜的加工形式,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水为加热介质的低温(相对炒、煎炸、烤等做法)烹饪。低温有助于保护菜肴中对热敏感的营养素。而且,比起水煮,蒸菜通常是在蒸锅的密闭空间里,还有可能用盘子盛装,即使是营养素在蒸的过程中释出,也不会全都溶解到水中而被丢弃。北方蒸菜裹面的操作,更是连释出的那一点菜汤肉汁中的营养,也被面粉吸收,然后被我们吃进了肚子。由此可见,蒸菜的营养素保留程度很高。有研究
从“防沙树”到“致富树” 河南这个贫困村靠一块泡桐板逆袭丨我们村的“王牌”
你敢想象吗?10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村,现如今却靠加工制作民族乐器,成为产值过亿的富裕村。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百十户人家,有90多户从事民族乐器加工制作,年产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10万多台把,乐器音板及各种乐器配件10多万套,年产值超过1.6亿元。琴瑟和鸣,余音绕梁。徐场村是怎么做到的?点击收听《我们村的“王牌”》音频版00:0008:46徐场村走进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街道两旁白墙青瓦的琴坊林立。时而清脆、时而低沉的乐声不时从庭院里传出,漫步其中,恍若置身一卷古画。徐亚冲正在调琴循声进入庭院,32岁的斫琴师徐亚冲正在调试一张给英国客户定制的古琴。古琴是这个院子的主角,每年有2000多张古琴从这里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位英国客户是徐亚冲的老主顾。一段演奏视频里,他弹奏的伏羲式古琴正是出自徐亚冲之手。指尖在琴弦上流转,熟悉的中国古曲透过屏幕传过来,让徐亚冲格外有成就感。徐亚冲:你别看是老外,他特别喜欢咱中国的传统古琴,现在大部分都是钢丝弦为主,但是他要求换蚕丝,蚕丝琴弦它需要跟钢
以卫星视角打开河南枢纽新脉动
卫星镜头正记录一场中原大地的深刻变迁。看!河南郑州航空港上演“空铁接力”,国际生鲜搭着“米”字形高铁疾驰全国。中欧班列化作“钢铁驼队”,载着新能源汽车与欧洲红酒往复穿梭。周口港吞吐量三年翻三倍,成为北方内河新地标。水陆空网络正为中部崛起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