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产业加速键丨绘就河南“智造”新图景
光山县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机器人赶制订单产品。 谢万柏 摄 □本报记者 陈辉 “灯塔工厂”重塑生产模式、AI智能检测大幅提升效率、“企业上云”突破转型难关……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以来,智能制造推动河南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2%,建设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685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接入设备产品2227万台(套),部署工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5500多个,服务企业超19万家。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煤机智慧园区,23条自动生产线、150台机器人、12台智能行车、30台AGV(自动导向车)、空地无人化物流调度中心……生产车间成了机器人的大秀场,机械臂挥舞翻转,抓取、切割、拼装、焊接等工序行云流水,大部分设备可以实现“自运行”。 作为全球煤机行业第一家灯塔工
“两山”理念在河南——这些工厂“绿”在哪丨超级工厂逐绿记
超级工厂逐绿记(“两山”理念在河南——这些工厂“绿”在哪) ——探寻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的“绿色密码” 核心提示 何谓“绿色工厂”?它是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实施单元,具有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22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中部六省第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今日起,本报推出“这些工厂‘绿’在哪”系列报道,深入企业一线,实地探访其背后的“绿色密码”。 □本报记者 王延辉 陈浩 平均每51秒下线一辆整车,单车能耗为0.073吨标准煤,这是国家级绿色工厂——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交出的绿色答卷。 自2017年落地郑州经开区以来,设立公司、建生产基地、打造产业链生态体系,上汽集团与郑州深度牵手,推动河南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绿色工厂,不仅有“颜值”,更要有“含绿量”。作为上汽集团在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出口
以企观政·一线调研 洛阳国企“带”民企 共赴产业新生态
以企观政·一线调研 洛阳国企“带”民企 共赴产业新生态
河南洛阳: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让“养老”变“享老”
民以食为天,助餐服务是许多老年人首要的养老需求。一餐热饭彰显民生温度,河南洛阳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邻里(乡里)中心、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餐饮企业等场所,目前已建成老年助餐点581个,惠及180余万人次,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正从“舌尖”延伸到“心间”。作者:杨静 张健 楚子沂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