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产业加速键丨绘就河南“智造”新图景

  光山县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机器人赶制订单产品。 谢万柏 摄  □本报记者 陈辉  “灯塔工厂”重塑生产模式、AI智能检测大幅提升效率、“企业上云”突破转型难关……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以来,智能制造推动河南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2%,建设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685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接入设备产品2227万台(套),部署工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5500多个,服务企业超19万家。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煤机智慧园区,23条自动生产线、150台机器人、12台智能行车、30台AGV(自动导向车)、空地无人化物流调度中心……生产车间成了机器人的大秀场,机械臂挥舞翻转,抓取、切割、拼装、焊接等工序行云流水,大部分设备可以实现“自运行”。  作为全球煤机行业第一家灯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