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时习之·总书记与人民在一起 寻古迹 看非遗 总书记重视文化传承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集体记忆,镌刻着文明发展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历史见证。在贵州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走进云南丽江古城,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考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察看石窟整体布局风貌和代表性窟龛、造像……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寻古迹、看非遗,多次强调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山高水阔,瑰宝不朽,中华文脉绵延永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文案、剪辑:龙章榆、彭晓玲、郭泉冰(实习)拍摄支持:阳茜、涂敏、庄志斌、慎志远、霍亚平鸣谢:中共黎平县委宣传部、黎平县融媒体中心等部分素材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
“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绿水青山千秋画 万里江山共此卷
时光为笔,山河作卷。二十年前,在之江岸边的浙江安吉余村,一粒思想的种子破土而生——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充满前瞻性的理念。这十字箴言,如椽巨笔,在中华大地绘就出一幅以生态文明为底色的时光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光阴荏苒,“两山”理念提出至今已将满二十周年。从今天起,总台新闻频道连续五天推出特别报道《千秋画卷》。我们将溯历史长河而上,重访“两山”这一生态哲思萌发的智慧原点;攀新时代峰峦而行,丈量大江南北的青绿巨变。当风沙啃噬的荒原蜕变为光伏蓝海,当卫星遥感俯瞰之处褪去灰黄锈色常绿不衰,当山林湖泽拥抱万物生灵入怀,当声纹仪记录最真实的虎啸猿啼暑往寒来……这画卷里,有山水林田写意、有湖草沙冰工笔,有“青山不墨千秋画”的诗意,更有“点绿成金二十载”一代代人的躬耕足迹。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绿水青山
习言道丨“刘老庄连”,习近平为何多次称赞这支队伍
中新网8月11日电 题:“刘老庄连”,习近平为何多次称赞这支队伍 有一支连队,不止一次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提到一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其中包括新四军“刘老庄连”。 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称赞“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这支连队,也不止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2015年9月3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刘老庄连”英模部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战旗方队载着100面荣誉战旗驶过天安门。其中,“刘老庄连”荣誉战旗赫然在列。 “刘老庄连”,究竟有什么故事? 时间拉回到80多年前。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8日,为掩护地方
人民日报看河南|山东河南同饮黄河水,生态补偿促进共治共享
清晨6点,三门峡水利枢纽,大量漂浮物伴随着上游的来水在坝前聚集。有着多年清污经验的陈冬文知道,这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陈冬文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公司水工中心副主任,2010年工作以来,每年都需要和团队成员根据黄河上游的来水来污情况进行污物清理。她说,根据坝前漂浮物的聚集情况,除了采用悬臂吊挂清污抓斗外,有时候还利用船推清污、清污船与挖掘机联合作业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清污效率,“我们一年一年地坚守,就是为了让黄河清水清风走东海。”陈冬文说。水质逐年改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也随之变好。位于河南省下游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3年累计实现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植被日渐丰茂,吸引了更多鸟类栖息,成为“黄河口国际观鸟”文旅品牌的名片。该保护区生态旅游中心主任王忠敏告诉记者,保护区仅2024年就累计接待生态研学人员4万余人,接待入区游客100余万人。河南、山东两省同饮黄河水,如何激励上游省份更加主动作为,保护水质?山东省坚持算生态账、长远账,早在2021年就与河南省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