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79篇
拾光纪·“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掷地有声
从那时起,“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11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习近平表示,祝贺你们访华取得成功,很高兴看到匹克球这项运动成为中美两国青少年交流的新纽带。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希望你们做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更大贡献。此前,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向习近平主席致信,感谢习近平主席提出“5年5万”倡议,介绍今年4月他们访华并开展匹克球交流的经历,表示此行同中国青少年朋友结下了难忘的友谊,希望邀请中国青少年到美国访问。
记者手记: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
新华社厦门7月4日电 记者手记: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新华社记者朱基钗、严赋憬“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俯瞰今日的厦门,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城市跃然东南海滨。“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2024年10月,再次来到美丽鹭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读懂一座城市的发展逻辑,往往需要望向时间的深处。40年前,1985年6月,厦门经济特区扩大至全岛。同月,32岁的习近平同志抵厦赴任,参与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全方位推进的新阶段。履新不久,他这样袒露心扉:“我来厦门工作,用孙中山先生‘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改革之初的创业岁月,有筚路蓝缕之艰辛,亦有敢为人先之勇气。在厦门,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我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以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和气魄,为厦门发展擘画了一幅直达世纪之交的宏伟蓝图。“当年能提出‘发展战略’这几个字就很了不起。”采访中,一位参与和见证过这段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