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空中网格员”上岗记

图为无人机沿着安阳河河道进行巡查时拍摄的画面。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李林 赵阿娜  正值汛期,漫步安阳河畔,时常能听到“嗡嗡”的声响。抬头看,便可见无人机飞跃在空中,沿着蜿蜒的河道进行巡查。  这位“空中网格员”的“上岗”,让当地河道巡查工作实现了从地面到低空的华丽“跃升”,成为防汛应急的新利器。  8月20日,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内,技术负责人韩梅熟练操作无人机遥控器,显示屏上实时回传的高清画面里,河道细节一目了然:水面漂浮物、河道杂草、堤坡冲沟土质……这些曾让人工巡查难以快速全面掌握的情况,在无人机“透视”下无所遁形。  “以前徒步巡查要两个多小时,现在无人机十分钟就能全覆盖,连芦苇丛里的暗沟都看得清清楚楚。”韩梅指着屏幕上闪烁的红色标记,这里刚发现一处被杂草掩盖的排水口堵塞隐患。  回溯往昔,“三沟一渠一河”日常巡查曾是件苦差事,主要依赖人工徒步或船只作业。“徒步巡查,视野范围有限,面对漫长河道,效率极低。而且,一旦遇到复杂地形,不仅行进困难,还可能遗漏严重隐患。”北关区应急救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