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刘宁徐令义到清丰县南乐县调研
8月17日,省委书记刘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二指导组组长徐令义到濮阳市清丰县、南乐县,调研乡村振兴、企业发展、基层治理、农业生产和学习教育开展等情况。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濮阳市全面扎实开展学查改系列专项行动,坚持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切实做到了问题大起底、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在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食用菌大棚,刘宁、徐令义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做好一二三产融合文章,做强品牌、提升品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刘宁、徐令义与乡村调解员深入交流,希望大家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河南省俞木匠家具有限公司拥有120余项自主研发专利,年产各类实木家具30万套。刘宁、徐令义鼓励企业负责人加强新型材料研发,加快提档升级步伐,依托河南大市场、大枢纽优势,继续把企业发展壮大。他们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持续开展好“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和企业一起研究转型发展之策,确保各项诉求及时高效解决。刘宁、
什么样的医生在你心中最美?丨大象时政+聊会儿
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把它交给谁?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把它交给谁?有一群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与死神赛跑,看能否扳回一局,那就是医务工作者。什么样的医生最美?昨晚的2025年河南最美医务工作者发布仪式上,我看到了最美医生的“两幅面孔”。一面是冷静专业的“技术流”。想象一下,用每分钟15到20万转的钻头插入心脏血管,清扫里面的“垃圾”,又不能破环血管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杨宏辉医生,他的日常就是这样,“用柳叶刀跳舞”。为了攻克冠脉钙化导致的高死亡率,他潜心学习尖端旋磨技术,力争破除全国旋磨技术使用率不足1%的困境。另一面是心怀患者的“治愈系”。其实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是只有穿上“白大褂”才算医生。来自焦作市博爱县的乡村医生王下放,46年里穿梭于95个村子之间,跑坏了8辆摩托车。村民说,在黑夜里看到摩托车的车灯就看到了希望。医术决定能走多快,而仁心决定能走多远。康复的患者亲手把奖杯颁发到曾经的主治医生手里,这也许就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最高嘉奖。致敬所有为生命提灯的人
河南表彰11家“较好”单位 传递啥信号|大象时政·周看点
本周,河南对11家为企服务工作效果较好的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注意,是“较好”,不是“优秀”。本周的《大象时政·周看点》,我们就来聊聊,这次表彰背后都有哪些看点。【看点一】表彰为何用词为“较好”先说这次表彰的背景,在7月30日召开的全省“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大会上,1000家参会企业当考官,现场对涉企涉工的30家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受表彰的11家单位,就是在这次测评中,拿到“好”等次票数领先的考生。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这次测评所用的打分表,是不记名的;二是参加测评的企业,大中小都有;三是这次表彰通报,用词为“较好”。“较好”俩字,可以说意味深长。 政策有没有落地?办事快不快?难题有没有解决?企业的感受最真实。“较好”说明这些单位的服务,企业看在眼里,感受到了温度。我查询了下,过往河南省级层面的表彰,用词多为:成绩突出、工作突出、优秀,先进等。此次表彰用词“较好”,而不是“优秀”,就是旗帜鲜明地传递一个信号:成绩值得肯定,但离企业
央媒观豫 | 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代代研究人员和匠人苦心钻研下,汝窑技艺得以复刻传承,千年名窑风华再现。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来感受汝窑清淡含蓄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今年暑期,一场名为“一抹天青汝瓷展”的展览在上海浦东举行。展台上釉色深浅不同、质感层次各异的汝窑作品,和现场清幽雅致的氛围相得益彰,让观众流连忘返。汝窑,这一经典宋代美学载体,不仅为观众带来文化盛宴,更以天青釉色为媒,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瓷器的非凡魅力。 汝窑因位于宋代的汝州而得名,因汝州盛产瓷器烧制所需的瓷土和玛瑙等珍稀矿物质,当地曾流传有“清凉寺到段店,一日进万贯”的民谣,反映了当年制瓷业的繁盛。1987年被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承载着北宋时期中国制瓷业登峰造极的技艺。 平顶山市宝丰汝窑博物馆荣誉馆长 副研究馆员 王团乐:汝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的巅峰。五大名窑,汝窑为魁,对后世各大名窑影响深远。所以到南宋,越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