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一场跨越时空的善意接力
□本报记者 孟向东
一次停车,几袋方便面,在海拔5000米的羌塘无人区,将两个陌生人紧紧连接,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善意接力。
6月10日下午3时,西藏羌塘无人区核心地带,狂风卷着沙尘,一辆故障车孤零零地停在茫茫荒原。一个身影踉跄着,拼命向经过的一辆豫R牌照大货车挥手——这里距离最近的救援点有数百公里。驾驶室里,常年奔波高原的南阳社旗籍司机李成涛,心头一紧,稳稳踩下刹车。
车窗摇下,风沙中传来对方干涩嘶哑、近乎绝望的声音:“师傅,我的车坏了,好久没吃了,给我点吃的吧。”
李成涛立刻从副驾拽出几袋方便面,塞到对方手里,问:“这几袋方便面够吧?要矿泉水不要?”
“谢谢,太谢谢了……”男子紧紧攥住方便面,声音哽咽,眼眶瞬间红了。
“这趟是从拉萨往阿里葛尔送货,1500公里,全是无人区。”近日,李成涛告诉记者,在这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货车晚点将面临巨大损失,多停留一刻就多一分危险。但他选择了停车。因为他深知,在无人区“断粮”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他能如此感同身受?时间倒回去年除夕夜,万家团圆时,李成涛却困在唐古拉山巅。零下30多摄氏度,海拔5000多米,车子突然发生故障。寒风刺骨,荒无人烟,春节修车厂歇业……孤立无援的绝望瞬间将他淹没。就在生死关头,西藏安多交警出现了!他们多方奔走联系救援,让李成涛脱离了险境。
今年5月,行车途中李成涛突发高烧,体温直逼39摄氏度——在高原,这足以致命。西藏交警闻讯,带着医生第一时间赶到,量血压、测体温、送药品,专业的守护让他转危为安。
两次绝境中的援手,在李成涛心中深埋下善意的火种。“我长期奔走在高原,也曾经被困过,能感同身受他当时的难处。”李成涛说,“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这么做。”
从唐古拉山顶的绝望获救者,到羌塘腹地的坚定施助者,李成涛完成了一次温暖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