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见·面对这份“共同事业”,总书记这样推动
这是一个载入人类史册的初秋。盛大的主场外交、隆重的纪念大会、瞩目的线上峰会、频密的展会贺信……面对和平与发展这份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思之深、谋之远、践之笃。密集的日程安排、丰硕的合作成果,总书记的目光,回望历史也眺望未来。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选择并走向正确光辉的道路。自历史向未来,铭记岁月启迪的和平道路“历史是一面镜子”。驻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重温这一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缅怀先烈,更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对英雄有深沉的情怀,对和平有深刻的理解,“历史”与“未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一对高频词。从十四载的烽火岁月、八十年的伟大跋涉中,我们可以“看见”什么样的未来——有一份“告诫”:“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有一份“警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也有一份“昭示”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主席妙语中国—东盟关系
策划:黄全权 金佳绪 赵刚设计:陈露缘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让母亲河永续惠泽子孙后代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河万里,奔流激荡。今年以来,黄河保护治理步伐加快。在上游源头,青海刚刚发布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不断提高生态保护整体质效。在中游,小浪底水库汛期调水调沙正在进行。腾库泄洪的同时,对下游河道进行有效冲刷,提升行洪能力。在下游,2025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提前完成,已累计向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16.42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高度,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从三江源到入海口,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到黄河流域各省区考察,走遍沿黄9省区,并在上中下游分别召开3场座谈会,亲自擘画、亲
又一国际盛会将在河南举办!
10月,河南再迎国际盛会10月,河南再迎国际盛会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将于10月12日至14日在郑州举办“链”动大农贸,推动大发展。河南牵手东盟,将再度举办粮农合作大会,有力助推河南农业走出去,东盟资源引进来。9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东盟中心决定,将于10月12日至14日在郑州共同主办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据悉,本届大会将重点举办开幕仪式、主题大会、专题活动、参观考察4项重点活动,设置3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区域,分国际、国内两大板块共9个展区。突出一个主题本届大会以“数智赋能粮农合作,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粮·融·智”三个维度展开——在“粮”上,关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全球粮农治理的时代课题,重点展示河南和东盟各国粮农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融”上,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种业研发、智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