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时政微观察丨从大国外交读懂习主席的“历史观”
勇担大义,笃行大道。2025年秋日,密集的大国外交书写新的篇章。从天津到北京、从线下到线上,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多场重大活动,提出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植根历史、观照当下、指引未来。“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习近平主席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让我们通过密集的大国外交,读懂习近平主席的“历史观”。△202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察往知来80年前,中国人民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前,“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联合国应运而生。时光荏苒,那段血与火的记忆不曾淡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所有团结抵抗共同威胁的国家和人民勠力同心的结果”“我们对过去和未来负有共同责任——让子孙后代免受战
伟大胜利光耀千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一)
伟大胜利,铸就不朽丰碑,标注崭新起点。 2025年9月3日,和平的风,拂过每一寸英烈战斗过的土地。连日来,人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白山黑水到太行深处,从黄土高原到南海之滨,亿万颗心团结在一起。80年前的那场伟大胜利,在滚滚岁月中回响,在永恒心跳中激荡,家与国、生命与山河、个人与民族、历史与现实紧紧相连。 铁流滚滚、战鹰呼啸,由1万余名官兵、80面战旗、数百台(套)地面装备和上百架飞机组成的45个方(梯)队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招待会中,中外嘉宾齐聚,为胜利与和平举杯;文艺晚会上,震撼人心的演出,将人们带回气壮山河的抗战岁月…… 80年前的这场胜利,何以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艰苦卓绝抗战的历史启迪、时代内涵与世界意义。 这场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中国向世界发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
学习进行时|“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今天,一起重温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寄语。策划:胡玥聪 张芮绮设计:邓豪俣 初林
一见·“全球南方第一方阵”何以烈火见真金
9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的重要讲话。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金砖国家何以在百年变局的“疾风”与“烈火”中,愈炼愈纯、愈磨愈亮?习近平主席援引的三句古语,可见真章。“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放眼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风向,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历史大潮。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从落于纸面的经济学概念,到举世瞩目的全球合作平台,金砖国家应时而生,是当下国际舞台上一支日渐重要的力量。今年年初,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古巴、玻利维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印度尼西亚成为金砖正式成员,“大金砖合作”在时代的风浪中阔步向前。“扩员是金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格局演变的标志性事件。”由金砖及世界,习近平主席曾如此阐述扩员的非凡意义。2017年厦门,习近平主席开创性提出“金砖+”合作理念。金砖合作的臂膀,向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敞开。“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基于共同追求,顺应世界和平和发展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