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习手记 | 要富起来,也要健康起来
8月8日,第17个“全民健身日”。“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强身健体,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1984年的春天,河北正定县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全县全民运动会。正定一中的操场上聚集着1300多人,田径、体操、健身、舞蹈等10个项目,点燃大家的运动激情。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老百姓‘钱袋子’要鼓起来,精神也要丰富起来,身体也要健康起来,让老百姓感到幸福,搞全民运动会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自那以后,正定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14亿多中国人的健康幸福始终被摆在治国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印发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托举起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句句叮嘱、一项项部署,引领人人参与运动、全民参与健身
习言道丨古街拆还是留?习近平用一首诗回答
中新网8月8日电 题:古街拆还是留?习近平用一首诗回答 乌篷船摇过小桥,随悠悠流水穿过老街,苦楝树和凌霄花掩映下的老屋,斑驳的石墙印刻着岁月……绍兴,因其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古朴的水乡风貌,愈发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旅游地。 然而,20多年前,以仓桥直街为代表的绍兴古城古街区,却经历过一次考验。 彼时,浙江的城市化改造和城镇化发展正如火如荼,地处绍兴中心区域的古街民居,是拆还是留,一时间争论不休。 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绍兴。了解到当地关于老街规划的困惑后,他肯定地表示:“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护!”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习近平同志吟诵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他说:“你们这样做了,我们今天才能听得到乡音,记得住乡愁,联想起贺知章写下的诗句。” 岁月深处的老街与乡音,让人们留住了记忆,记住了乡愁,也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化。 习近平同志嘱咐当地干部,保护工作要注重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后来,
看图学习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总书记格外关心
“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强调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作为全民健身的倡导者、践行者,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之基。今年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各地正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更多人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一起来学习!总监制:骆红秉总策划:张军 于锋监 制:伍刚 王薇策 划:赵净 王晶设 计:刘启阳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作出深刻阐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考察。新时代的苏州绣出一幅人文经济的“双面绣”,一面经济繁荣,一面人文鼎盛。总书记点赞:“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如何和谐共生?答案呼之欲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