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河南发布紧急通知!加强防汛巡查防守及人员转移避险工作
当前,河南已经进入主汛期,局地强降雨过程频繁,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重发。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防范各类洪涝、山洪地质灾害等风险,7月1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防汛巡查防守及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责任,严格按照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要求,将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到基层最末端,确保到岗到人;督促各级包保责任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做好隐患排查、群众转移、抢险救援等工作。同时,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变化趋势和汛情发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区域雨量、水位等山洪灾害转移预警指标,提早会商研判,延长预见期,为紧急疏散群众、撤离转移赢得更多时间;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应”机制,及时将预报预警信息通知到各级防汛责任人,采用预警大喇叭、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手段,确保把预警传递到户、到人。通知明确,要全面开展巡查防守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协同联动,全面对风险隐患进行再梳理、再排查;组织人员开展
文明花开满中原——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金京艺 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屡见不鲜,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渐成历史,斑马线前的主动礼让不断上演,扶危助困的凡人善举常在身边……中原大地,文明新风徐徐吹来,浸润心田、润泽城乡。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河南“成绩单”闪光亮眼:16个城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3个城市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省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173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43家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37户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58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荣誉的背后,是河南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有力印证,更是亿万中原儿女勠力同心、奋勇拼搏,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转化为积极践行“两高四着力”的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 筑牢信仰根基 “孝善文化不光要动口,关键还得动手,身体力行去践行……”6月27日晚,漯河
为何暴雨高温轮番登场
本报记者 李若凡 受副热带高压边缘与低槽东移共同影响,全省刚经历一轮强降雨,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部分站点日降水量超200毫米。接下来高温将强势来袭,39℃热浪即将席卷全省。近期为何暴雨高温天气轮番登场? 副高与低槽“双重影响” 暴雨突袭河南 这轮暴雨的“幕后推手”,是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低槽系统。 7月1日,省气象台专家介绍,目前,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地带,就像一台强力的“抽水汽机”,低空偏南气流持续将海洋暖湿空气源源不断输送进来。与此同时,低槽系统自西向东移动,如同一只无形大手,把暖湿空气迅速往上抬。暖湿空气遇冷凝结,瞬间化作暴雨倾泻而下。 省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从6月30日下午到7月1日上午8时,我省北中部、西部遭遇强降雨。鹤壁、新乡、三门峡等地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降雨量位列前三的气象监测站点分别为嵩县白云山四227毫米、西峡县老界岭225毫米、西峡县太平190毫米。多地道路积水严重,交通出行受阻。7月1日下午,我省西南部、北部局部地区仍持续降雨。 副高
暴雨过后访西峡
7月1日,西峡县太平镇政府统一调度车辆,将滞留在灾害区域的游客安全转运至镇上安全区域。 杨永青 摄 □本报记者 孟向东 6月30日晚上一场暴雨突如其来,位于降雨中心地带的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2个多小时内累计降雨量达到225.3毫米,引起山洪暴发。 7月1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西峡县老界岭景区采访。东大沟是景区主要洪水下泄河道,平时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此时已经变成最宽处10米左右的河流,浑浊的河水咆哮着冲向下游,满河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有些河道护坡也被冲垮。路面上明显可见清理过的痕迹,但仍有不少淤泥和碎石。 在距离景区200米远的太平镇东坪村村委会,几间办公室都没有人。挽着裤腿、脚上都是泥的村民王国峰说,村里干部都到受灾的农户家里去了。 从东坪村委沿东大沟一直往山里走,两岸都是农民自己盖的多层民宿,主要对游客出租,统一命名为界岭山庄,从1号排到100多号。这次受灾最重的是1号和118号。他们的房子正好处于河道的拐弯处。由于山上修建防火道等设施,有一些砍伐的树木和碎石被洪水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