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门专业”甲骨文毕业生做视频为大家科普 “大家对甲骨文感兴趣,但缺少桥梁”
“甲骨文‘情书’是什么样的?”
“你的姓氏用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用两个字居然就能还原车祸现场?”
今年25岁的李右溪因为发布“挑战全网最冷门的专业,一个甲骨文专业毕业生的独白”的视频走上了科普甲骨文的道路。她在视频中科普甲骨文,也讲述甲骨文的研究者,“一间房,一个人,一辈子”。
为什么选择甲骨文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把甲骨文科普做得更有趣?记者就此与李右溪进行了对话。
冷门专业
“我这一届只有我一个学生”
新京报:你为什么选择甲骨文作为自己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李右溪:我高中学的是理科,但是受高中语文老师的影响,比较喜欢文学,当时我和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还会互相给对方写古诗。大学的时候,我想学中文,当时查了一圈,只看到浙江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招收理科生。
后来在古代汉语课上,听了甲骨文相关的知识,觉得很有趣,就想知道这些字都是怎么来的。甲骨文是我国现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研究源头性的东西很有意义。
新京报:你在视频中说甲骨文是一门冷门学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李右溪:在全国来说,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这门课,我们学校只有我的研究生导师陈福年一人研究甲骨文,所以只有他的研究生会系统学习甲骨文。每年,他会招收1-3名学生。我这一届只有我一个学生。
我记得之前有次上课,别的方向的老师也会说,三大冷门绝学,其中就包括甲骨文。我的导师陈福年也说,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甲骨文研究者是比较少的。甲骨文属于古文字学,即使在这个大领域里,研究甲骨文的人也是占少数的。因为太冷门了,我身边的人听说我学的是甲骨文,都很震惊。
新京报:在传统观念里,甲骨文都是岁数较大,甚至是有深厚学术造诣的老学究们研究的对象,有没有人问过你这个问题?不担心将来不好找工作吗?
李右溪:我此前很少会对外说自己是研究甲骨文的。我上一份工作是在短视频公司,同事都不知道我是研究甲骨文的。找工作时我只说我是中文系的,可以给人一种文字功底比较好的感觉。我也因此迷茫过,觉得研究甲骨文的经历对我来说只是提升了学历,在就业技能上没有帮助。后来我自己调节过来,觉得哪怕对我找工作没有帮助,对我自身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