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后,郑州见——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迎来开幕倒计时10天
□本报记者 王向前
天地之中,嵩岳之下,黄河之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郑州,正翘首以盼10天后的9月19日。这一天,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开幕。今天,大赛迎来开幕倒计时10天。
行走大赛举办地,路灯杆上挂满喜迎大赛的标语。大赛执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务实的行动,统筹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力求为全国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舞台。
10天后,技能之光将闪耀中原。
志愿服务暖主场
志愿者是展示东道主热情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本次大赛中,我省将有1500名青年志愿者上场,他们将提供赛事协助、嘉宾接待、观众服务、后勤保障等专业服务。
“我以前就喜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今年3月通过报名,又成为本届大赛的志愿者。”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2024级会计学专业学生常梦洁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许我做的事情是微小的,但发出的光是温热的,能给别人带去帮助,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18岁的常梦洁介绍,自从报名成为大赛志愿者后,她参加了应急救援处理、赛场礼仪、赛事服务等多项专业能力培训,目前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等待通知,随时准备“上岗”,服务好本次大赛。
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将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用甜美微笑和专业服务温暖每一位参赛者和观众。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志愿服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就在上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志愿者通用培训在郑州的5所志愿者招募院校展开,培训包括大赛概况、郑州城市概况和旅游资源、志愿服务基础知识技能等7项内容,各院校在培训结束后均组织了志愿者上岗仪式,志愿者培训任务全部顺利完成。
郑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郑州市从衣食住行全方位进行了综合考虑和统筹安排,开发大赛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大赛信息化水平;开通机场、车站至驻地的交通专线、公交摆渡专线等,确保每位参赛人员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食宿温馨待客至
本届大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团参赛,行业部门和协会组团可参加部分世赛选拔项目的比赛,全国将有3400余名选手和3100余名裁判人员参加大赛。大家来自全国各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何确保他们吃得舒心、住得舒服,发挥出竞技和裁决的最好水平?我省有关部门做足功课、未雨绸缪。
“早上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9月8日早上8点30分,来到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梅河芳邻选手村服务中心,3名工作人员用真挚笑脸迎接到来者。他们于7月初来到选手村工作,上岗后经多轮专业培训,已将各项要求牢记于心,将以饱满的状态迎接参赛人员的到来。
梅河芳邻选手村总占地面积225亩,本次大赛在这里启用29栋楼房,涵盖住宿、会议、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将为35个代表团的5000多人提供食宿保障。
“为了做到精准服务,我们给每个代表团都配置了一个由10人组成的工作专班,负责吃住行等事宜,尽力实现精准对接,确保选手以最好状态投入比赛。”郑州航空港区组织人事部工作人员说。
针对不同地域参赛人员的饮食口味偏好等问题,选手村工作团队特意邀请参与过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饮食保障工作的人员加入,用他们的丰富经验破解实际工作难题。
争分夺秒备赛忙
9月8日下午6点,郑州技师学院集训基地里,17岁学生张智硕还在埋头训练。
他将代表我省出征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油漆与装饰赛项。“距大赛开幕只有十来天了,我内心反倒平静了,在教练指导下按照节奏训练备赛,既争分夺秒不浪费宝贵时间,又忙而不乱一点点抠细节。”张智硕说。
这是一条技能带来自信的成长道路。2024年12月,在油漆与装饰项目河南省选拔赛中,张智硕凭借对核心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细节的精准把控,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河南省集训队,跻身国赛梯队选手。
面对高强度的备赛压力,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很感谢有这样的参赛机会,让自己有了很大收获。通过这段时间集训,我的心态更平稳了,技能掌握得更精准了,对时间的把控也更好了。”他说,希望能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当作送给自己的礼物。
公平公正是职业技能竞赛的生命线。河南技师学院高级技师、高级讲师高志伟是国赛精选项目的裁判长,眼下也在为大赛开幕进行最后的冲刺准备。
目前他正在积极与赛项保障单位、技术支持单位沟通,细化赛场内功能布局,保障设备、耗材按时到位,同时依据技术规则和赛项技术工作文件,完善各类过程性记录表格、评分标准等,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的河南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完善的条件,迎接全国技能健儿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