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万亿之城”挑大梁

来源:   |  
2025年09月08日 11:33:47
分享到:

 ■开栏的话

  时光的表盘之上,总有一些耀眼时刻,标注历史的进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从今日起,河南日报推出“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全省各地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高质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汇聚磅礴力量。

  □本报记者 张建新 王延辉

  郑州,一座“万亿之城”。从时间轴线上审视,这座城市的奋进历程愈加清晰。

  诞生仅4年,超聚变持续生发着“聚变效应”。

  这只“独角兽”2024年营业收入达430多亿元,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带动河南算力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式发展和生态嬗变,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超聚变液冷服务器、AI服务器均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今年,企业营收有望突破600亿元。”9月7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务总裁李翔宇自豪地说,“算力赛道升起了‘中原明珠’。”

  不到一个月,“郑州造”国之重器接连创下新纪录。

  最近,继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盾构机——“中铁1459号”运抵悉尼,“中铁1553号”盾构机将与盾构法隧道施工全套设备出口迪拜,这也是国产盾构首次携“产品生态圈”出海。

  “中铁盾构凭实力打入高端市场,出海格外忙,产销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海外订单量逐年攀高,正以‘百变金刚’之能‘掘’胜未来。”中铁装备技术中心副主任、掘进机研究院院长贺飞满怀信心地说。

  若以分钟计,车轮上的新郑州呈滚滚向前之势。

  “米”字形高铁网率先建成,郑州东站不到2分钟就开出一趟高铁。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牵动,郑州机场平均2分钟起降一架货机。郑州比亚迪工厂、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50秒下线一台整车,分秒间的智造力助推郑州汽车年产量跻身全国前十,新能源汽车之城渐行渐近,加快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转变。

  一项项发展,一个个跃升,助力郑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勇挑大梁。

  高高扬起“龙头”,稳稳挑起“大梁”,郑州靠什么?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郑州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特大城市,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作为全国第16个GDP过万亿城市,2024年郑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32.1亿元,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143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1308.6万人;2025年上半年,郑州市GDP总量7329.3亿元(全省经济首位度23.1%),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产业提质谋求新突破。

  脱胎于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成长为全球煤机行业的隐形冠军、首座灯塔工厂,郑煤机不久前更名为“中创智领”,名字的更迭,映射出郑州产业发展的跃迁。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郑州市协同发力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一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布局、传统产业转型提质,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思念、三全、宇通客车等老牌民企因“新”长青,安图生物、汉威电子、蜜雪冰城、巴奴、UU跑腿、致欧家居等新锐民企因“创”出圈。随着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中原量子谷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建设,郑州正被打上算力之城、人工智能之城、量子之城、传感之城、软件名城、钻石(超硬材料)之城等一个个新标签。

  ——创新为要蓄积新动能。

  中原科技城加速崛起,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15强;汇聚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8家省实验室,引进16家大院名所、一流大学建设郑州研究院,建成各类研发中心超6000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郑州人才计划迭代更新,招引院士及顶尖人才总数达96人,近四年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近百万人,人才总量突破300万人,奏响创新主旋律和最强音。

  ——扩大开放打开新天地。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郑州创新推动“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发展,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一组组数据标注开放发展新高度:郑州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62条,中欧班列(郑州)综合运营能力保持全国前列,海铁联运、铁海直运业务繁忙,跨境电商“买卖全球”,驱动郑州进出口总额连年稳居中部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跑出一条大幅上扬曲线。

  ——大城善治探索新路径。

  大城善治,郑州有方。这些年,郑州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高效能治理实践创新,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党的组织优势与数字技术优势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现代化的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路子,更多“民生愿景”正变为“幸福实景”。

  历史是一页页书写的,事业是一程程接力的。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郑州市委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科创强市、数智强市、文旅强市、商贸物流强市、现代农业强市,不断提升首位度、增强辐射力、塑造新动能,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