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才先选德

来源:   |  
2025年09月04日 15:43:23
分享到:

当今社会,每行每业大家都在讲“德”,学生家长要求教师有“师德”、患者病人希望医生有“医德”,普通民众盼望所在地方官员讲“官德”。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看重“德”。其实古人早就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然而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有些地方可能存在更看重业绩导向,习惯于把能力放在第一,认为能干成事的干部是首要人选。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们认为能办事、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所以,一些违法违纪的干部,能力虽然强、也能干成事,但由于品性的不足带来的破坏性也大,对党和国家财产或者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德与才的关系上,二者缺一不可,比较而言,德应该摆在首位,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之资”,支撑着德的作用发挥。有德无才者,不堪大任;有才无德者,败事有余。选人用人中首先要突出以德为先,亮出“官德”牌,倾听群众心声、长期动态考察、了解八小时内外,切实将品性好、守底线、有能力的干部选出来,不让无德无能、无德有才者提拔重用,决不能因才而忽略品德,为党和国家的长远事业造成潜在危害。

 


来源:中豫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 秦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