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千亿城区”,河南还有哪些潜力股?

来源:   |  
2025年08月08日 22:00:02
分享到:

城区竞速,河南何位?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百强区榜单中,河南省有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2个城区上榜。


城区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创新高地。冲刺“千亿城区”“百强区”,河南还有潜力股、后备军。

城区竞逐,广东、江苏、浙江数量领先


《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区经济总量稳健增长,2020—2024年,中国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45.2万亿元增长到57.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1%;“千亿城区”数量持续扩容,2020—2024年中国“千亿城区”从111个增至171个,其中,“两千亿”“三千亿”城区分别增至45个和22个。


《报告》研究延续“双门槛”评价原则,即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采用23个指标构建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5百强区榜单中,广东省数量最多,有17个区上榜,且榜单“前7名”均在广东省;江苏省有16个区上榜,彰显了“苏大强”的实力;浙江省紧随其后,13个城区上榜。


河南有2个城区上榜,分别是排名第20位的郑州市金水区、排名第98位的郑州市中原区。其中,中原区今年是第二次登上榜单,与2024年相比,位次前移1位。


“总体来看,百强区的分布呈现东部多、南方多的特点,这与我国经济总体格局是一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的两个“龙头”省份——广东省和江苏省,前者多强区,后者多强县。此外,四川省、湖北省表现不俗,这与两省经济体量、资源集中度有很大关系。“这两个省份的百强区多集中在省会,体现了省会城市的经济带动力。”


河南2区进入百强榜单


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登上全国百强榜单,有哪些发展亮点?

首先看金水区。2023年,金水区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成为河南首个GDP突破2000亿元的城区。2024年,金水区GDP达到218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3万家、总量突破35万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连续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再看中原区。2024年,中原区生产总值完成931.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消费成为拉动该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3亿元,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78.2%。


“这两个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优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介绍,金水区经济实力强劲,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近年来,金水区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新赛道加大布局;现代服务业发达,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同时注重优化营商环境,以链招商,有力激发了市场发展活力。“值得关注的是,金水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比较突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技术在此集聚。”

“中原区近年来在城市更新、产业转型方面并进发展。”宋向清说,城区不断更新,为推动产业迭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空间。其中,中原区近年来在消费领域加力布局,在原有的中原万达等商业体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麦德龙商业综合体项目、郑州百联奥莱商业综合体项目等。


大河财立方此前报道,今年2月13日,包括麦德龙购物中心项目在内的32个项目在郑州市中原区集中开工。麦德龙项目建成后,能为附近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娱乐消费体验,实现郑州西区商业的全面提档升级。


图片

为何关注城区发展?


《报告》显示,百强城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城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拉动经济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百强城区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大。城区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创新高地,在驱动增长、集聚要素、辐射带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陈耀表示,当前,我国多数城区都走着“退二进三”的路子,即缩减工业用地规模(第二产业),转向发展服务业、商业等第三产业。因此,现代服务业是城区“竞逐”的重要方向之一。


金融、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等是城区,特别是省会地区发力的方向,它们将对全省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比如此次“霸榜”的深圳,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都集中于南山区,这个区也就毫无悬念地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城区人口密集、业态丰富,消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着力点,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关键在城区。”


陈耀也提出,需要认识到的是,经济发展指数只是衡量标准之一,城区还承担着社区治理、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重要职能。城市是一个整体,各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比如,有的城区定位是生态涵养区,同样发展得很好,不能把评判城区发展的好坏,完全对标百强区的标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未来城市发展要‘因地制宜’,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这为未来城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河南还有哪些潜力股?


近年来,河南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方面,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22%,比上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河南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人口集聚效应明显。


冲刺“千亿城区”“百强区”,河南还有哪些潜力股?


需要指出的是,《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全国地级市市辖区,不包含直辖市、国家级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因此,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等几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区并未被纳入研究范围。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郑州统计年鉴,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航空港区3个区的GDP在2023年均已突破千亿,三个区经济总量比拼胶着,分别为1388.6亿元、1328.4亿元、1294.9亿元。

“值得关注的还有郑州市二七区。”宋向清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二七区作为郑州传统的商贸中心,商业氛围浓厚,当前正在推动建设新的商业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此外,二七区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优势,探索“文化+夜经济”融合发展路径,全力推动二七商圈改造升级全面复兴,未来经济发展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


郑州市二七区的“潜力值”在《报告》中也有体现。研究认为,“十五五”期间部分城区有望成为新的领跑者。百强之外,也有部分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较好,如苏州市相城区、淮安市淮安区、武汉市硚口区、郑州市二七区等。


此外,记者梳理近年来河南统计年鉴中城区数据了解到,洛阳市的涧西区、洛龙区,濮阳市的华龙区,南阳市的卧龙区等,经济总量及发展势头相对强劲,有望成为河南冲刺“千亿城区”的后备军。其中,在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洛阳市涧西区占了21类,拥有中信重工、中国一拖、洛轴等大厂。除了工业基础雄厚,涧西区还拥有科技资源、创新人才等优势,正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