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上合,和美与共!他们在河南,看见了共赢的未来
大河网讯 在河南,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上合组织国家。因为求学、科研与交流,他们来到了这片古老与机遇并存的中原大地。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深入体验中原文化,在多元语言与观点的碰撞中建立起真挚友谊。
7月23日至27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举办。近日,记者走进郑州大学,见到了几位来自不同上合组织国家的研究员、留学生,聆听他们对本次峰会的理解与期待,感受青年视角下的友谊之桥与合作愿景。
2025年6月7日,河南高考启幕,大卫化身志愿者为考生护航。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常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来河南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郑州大学求学期间,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老师们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受益良多。”谈及在河南的日常生活,来自巴基斯坦的大卫(Aamir Mahmood)说。同时,他也希望未来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乡,助力家乡发展。
采访中,大卫告诉记者:“巴基斯坦与河南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双方多座城市缔结友好关系,为农业、矿产、纺织、旅游等多领域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记者了解到,2018年,濮阳市和巴基斯坦瓜达尔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2021年,郑州市、平顶山市与巴基斯坦奎达市、木尔坦市分别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我父母所在的旁遮普省和河南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农业大省。”大卫说,河南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巴基斯坦当前对农业机械需求旺盛,而河南正是中国四大农机生产基地之一。此外,我的哥哥是一名律师,曾多次协助中国企业解决在巴基斯坦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企业愿意到旁遮普投资建厂,我和家人将全力支持。”大卫表示,期待双方的友城网络越织越密,让更多民众共享合作成果。
斯帕克斯顿(后排右三)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
印度留学生斯帕克斯顿·弗莱明(Spaxten A.G. Fleming)说:“我来自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家乡有一句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古诗——‘Every place is my hometown, everyone is my kin’(直译:每个地方都是我的故乡,每个人都是我的亲人)。在河南的生活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斯帕克斯顿笑着说,自2022年来到郑州大学攻读医学以来,河南已经成为他心中的“第二故乡”。
“在河南,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和来自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多个上合组织国家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互相鼓劲,还会交流各自国家的文化习俗,邀请彼此品尝家乡的美食。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斯帕克斯顿说,能够在河南切身体会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他留学生活中最温暖的经历。
在河南的学习生活,也让斯帕克斯顿对中印合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同中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既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也有密切的经贸往来。“在宋元时期,泰米尔的商人曾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福建泉州,开展海上贸易。目前,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已与中国福建省建立了友好省州关系。我了解到,河南正在建设发展‘空中丝绸之路’,希望印度和河南可以借助‘空中丝绸之路’加强在经贸、人文等各领域的合作。”
图为艾格丽姆(左三)打卡医圣祠。
“河南不仅中医药资源丰富,而且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是吸引我来河南深造的原因之一。四大怀药、八大宛药……河南人工种植药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这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与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契合。”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艾格丽姆·比扎诺娃(Aigerim Bizhanova)是一名专注于药用植物成分研究的内科学博士,在河南学习,让她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丰富的中药资源。
艾格丽姆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她还与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等上合组织国家的朋友一起走进南阳,参加中医药主题线下采风活动。他们走进医圣祠、仲景文化园、仲景养生小镇等地,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在南阳,我们体验了推拿、艾灸等传统中医理疗项目,也见证了科技赋能传统中药材现代化加工的全过程。”艾格丽姆说,她还和朋友们交流各自国家的传统医疗疗法,发现了许多相似与互补之处。
图为艾格丽姆(中)参观南阳中医药企业。
“年轻人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国与国之间合作发展的纽带。我计划回国后义务教授中文,帮助更多哈萨克斯坦人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期待看到中哈两国在医学科研领域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艾格丽姆表示,她非常期待哈萨克斯坦与河南能够携手设立更多奖学金项目,并开展更加多样化的青年交流活动。
跨越山海,相聚中原。“上合”青年们用脚步丈量文化的距离,用青春架起交流互鉴的桥梁。在河南,他们“豫”见彼此,也“预”见未来。(杨佳欣/文 赵汉青/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