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啥拼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豫观察

来源:   |  
2025年07月21日 10:38:58
分享到:

继年初“新春第一会”后,不到半年时间,河南再次高规格召开全省大会,对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部署、再推动。

河南,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劲儿,来干这件事?

这不仅是许多普通人的疑惑,更是关乎河南未来发展路径的关键之问。

本期《豫观察》,我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来聊聊。

01

小池塘里永远养不出鲸鱼

河南这么“下劲”,甚至有点“着急”,为什么?

先说背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中央的战略决策。用国内大循环的“确定性”,去对冲外部世界的“狂风暴雨”。

河南这么积极,是“中央有号令、河南见行动”的坚定政治自觉,也是想借国家打造的“超级平台”,实现自己的撑竿跳。

再看河南发展面临的现实瓶颈,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河南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市场潜力。然而,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内需旺盛但外联不足的挑战始终存在。

中央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河南破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谁能率先理解、积极响应并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谁就能在发展的“高速路”上抢到快车道。

看看隔壁安徽,为啥这几年跑恁快?秘诀就仨字:借大势!抱紧长三角“借船出海”,安徽玩得风生水起。

虽说河南市场再大,能大过14亿人的汪洋大海?在小河沟里扑腾,永远成不了巨鲸!只有跳出河南发展河南,才能打破头顶的天花板,在星辰大海里找到新大陆。

对河南企业来说,同样如此。

试想一下,蜜雪冰城要不是把供应链铺满全国,能把柠檬水价格“打骨折”?如果没有走出河南,它能成为全球茶饮巨无霸?

全国一盘棋是大势,跟不上趟?你的市场分分钟被“吃掉”、被“替代”!

河南大会小会反复讲这事,就是要全省干部解放思想,别只盯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02

拿着一手好牌还要打得精彩

打过掼蛋的都知道,拿到一手好牌,如果不会搭配,也可能打得稀烂。

河南手里,其实一直握着一把让兄弟省份眼红的“王炸”好牌:区位和交通!

过去,河南靠着这些优势,吃到了不少红利,比如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河南的物流、制造业等产业也受益匪浅。

但牌局在变!湖北、安徽、陕西等地,也在铆足劲提升枢纽能级,河南的传统优势正面临激烈追赶。更关键的是,河南的牌虽好,却没能完全打出“春天”的效应:运输结构仍不够优,要素“过而不驻、流而不聚”的问题依然突出。

说白了,河南的优势地位还不巩固,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能力不够强!

而实施基础设施高效联通行动,就是河南打出的一张关键牌。

其中,最受期待的,就是河南发力内河航运。如今,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之外,向西,平顶山港今年要开港;往南,唐河复航项目正加紧干;朝北,贾鲁河复航工程也正紧锣密鼓推进。

内河航运“水路”牌打好了,河南“空铁水公”多式联运“组合”牌,也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就在几天前,我国出口海外最大直径泥水盾构机,从郑州陆运抵达周口港后,装船经内河航运转海运,发往澳大利亚。而根据测算,这一趟,可节省35%至40%的运输费用。

而河南还有后手牌:发力枢纽经济!

目标很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作为全国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的货、人、钱,一直都是如潮水般“流经”河南,却未能充分沉淀价值,枢纽的辐射力与转化力亟待提升。

河南就是要靠“枢纽经济牌”,把过路的“流量”变现,吃更大的蛋糕,让路过的货物高效集散于此,让关联的产业在此集群扎根,让寻求机遇的企业在此便捷盈利。

其目标,是实现从“地理区位中心”向“经济循环枢纽”跃升。

值得关注的是,河南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省发改委日前公示了首批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重点培育名单。这不仅是对重点区域的赋能,更将深刻重塑中原大地的产业布局与空间格局。

 

03

好的营商环境靠补贴换不来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河南一边向外“借东风”,一边“练内功”:逼产业“腾笼换鸟”,更逼营商环境“凤凰涅槃”!

以前关起门,那些低端产能、高耗能项目,靠地方保护还能“混日子”。现在全国货比货,分分钟露怯、掉队、被淘汰!

以前招商引资,搞“抽屉协议”空头支票、“新官不理旧账”耍花枪?现在规则透明,玩不转、行不通!

在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就明确提出,“要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实施招标投标领域改革攻坚,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有些地方总觉得,多给补贴、多给优惠,就能换来好的营商环境,错了!

企业要啥?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环境!是遇到问题,有地方讲理、有渠道解决!是政府部门能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主动服务、靠前服务!

就在日前,聚焦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河南一口气印发了“十大攻坚方案”,虽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对营商环境的优化。

其中,有两项很值得关注。其一,是杜绝多头查重复查,推行“一业一查”,一个行业一张清单、一次联合检查搞定,给企业减负;其二,是为防止“随意”处罚,给市场监管执法划红线、定标准。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背后机会巨大,迎接它、读懂它、拥抱它、抓住它!

 

总策划:王仁海

策划:卢慎勇 刘林军

记者:夏继锋 梁德宝 米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