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醒:警惕“网红医生”,三伏贴治疗要去正规医疗机构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刘映)夏日炎炎,三伏将至,各大医疗机构也将迎来三伏贴开贴热潮。7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专题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特别提醒大家,开展三伏贴等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目前存在一些不法“网红医生”假借权威机构或医生之名,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违规导医导诊、推销产品,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发布会现场 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湿度最大、阳气最盛的时段,也是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通过贴敷、艾灸、针灸、饮食调理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冬季高发疾病的发作,主要用于呼吸、循环、风湿免疫等系统疾病的防治。 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入伏,到8月18日出伏,共30天。在“冬病夏治”诸多方法中,三伏贴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老少咸宜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养生保健潮流。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张洪春介绍,现在正是准备三伏贴的阶段,它是用白芥子、细辛这些温阳的药材制成的药贴,一般要贴在肺俞穴、肾俞穴等穴位上。每年的三伏天,也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贴一次。另外,也可以通过艾灸或食疗方法,进行“冬病夏治”。如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或是吃生姜羊肉汤、黄芪山药粥等调养。当然这些疗法还是建议去医疗机构,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跟风。 欧阳波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加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技术的应用管理,对三伏贴应用范围、开展三伏贴服务机构基本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中,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伏贴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5%的二级中医医院和超过90%的三级中医医院均在积极开展三伏贴等服务,不断满足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在此,也特别提醒大家,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开展三伏贴等治疗,目前存在一些不法‘网红医生’假借权威机构或医生之名,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违规导医导诊、推销产品,请大家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另外,加强食养药膳指导,组织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专题宣传推广工作,结合夏季养生,通过中国中医等微信公众号深度普及相关食药物质的养生功效、营养成分、食用禁忌及科学食用方法等。中国药膳研究会发布《夏季节气养生药膳指南》等中医药团体标准,方便广大群众从中获得夏季节气日常食养调理知识和方法。”欧阳波说,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持续支持指导医疗机构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进一步加强贴敷、艾灸、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应用,广泛传播中医药膳文化,普及食养药膳知识,在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