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长”出一片科创高地
科技园区雏形初现
园区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晓霞 文/图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西侧的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惠济区积极融入黄河国家战略、落实郑州市“沿黄科创带”重大部署的标杆项目,天河科创园不仅是该区首个小微企业科技园区,更是打造郑州北部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关键载体。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天河科创园,看惠济区首个小微企业科技园区,如何打造郑州北部创新发展新高地。
惠济区首个小微企业科技园区雏形初现
从惠济区政务中心出发,开车大约5分钟,就到了天河科创园。这里没有高耸的建筑群,有的是布局简洁高效的十几座4层高的独栋厂房。
天河科创园规划占地面积110.61亩,总投资13亿元,项目依托黄河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沿黄科创带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郑州北部片区高端科创产业的力量。
园区从2023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签约项目、郑州市第一批重点建设小微企业园项目。项目规划建设有企业独栋49栋厂房、产业大厦6栋、科创商务大厦2栋,以现代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导方向,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多业态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我们的目标是将天河科创园打造成为郑州科创产业园的新标杆。”天河控股副总经理李峰杰表示,园区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集合,而是小微企业的培育基地和创新沃土,将有力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未开先火 建设招商双线提速
在建设工地,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看到,在夏日的高温烈阳下,穿橙色反光背心的工人们在钢架丛林间穿梭,安全帽下的毛巾早已被汗水浸透;混凝土搅拌车轰鸣着吐出滚烫的水泥砂浆,热气裹挟着水泥腥味扑面而来;高大的工程吊机伸直臂膀随时待命,随时准备运转工作……
“南部15栋企业独栋厂房,主体部分已经在今年3月份完工!目前,工地上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和外立面幕墙施工,计划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相关工作,使之具备交付条件。”李峰杰表示,目前工地全面启动了剩余楼栋的建设,新增6栋企业独栋厂房主体封顶,另有2栋8层的产业大厦即将完成地面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整体项目预计在2026年9月实现全面交付。
自项目启动以来,园区招商工作也同步推进。目前,园区招商运营部已对接洽谈了超过610家各类企业,包含3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有5家科技型及创新型企业,签约面积近30000㎡。“我们园区主要定位就是引进和服务高新技术类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天河控股惠新公司招商运营部部长王龙超说:“预计到2026年正式开园后,园区将引入超过200家优质企业,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占比将不低于40%。”
经济新增量 未来每年将贡献1亿元以上税收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据李峰杰介绍,天河科创园不仅承担着招引外部科技创新小微企业落户的重任,更肩负着孵化本土企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总量的使命。
项目全面交付并满负荷运营后,整个园区预计能实现年经营收入约15亿元,每年贡献税收1亿元以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聚集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创型企业,园区将成为高端人才汇聚的“强磁场”和区域创新策源地,预计创造超70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显著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和活力。
惠济区项目办工作人员表示,天河科创园项目投资体量大,示范引领带动性强,建成后,将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产业特色明显、集群效益突出、资源利用高效的小微企业园区,可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孵化更多的优质市场主体落地,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增长极,激发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必将推进郑州北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加快打造郑州北部新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