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精耕细作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春耕生产中领悟学习之道,在学习上深“耕”,在宣传上精“耙”,在贯彻上细“耱”,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深入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落地生根。
学习上深“耕”,力求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内涵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只有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读原文、悟原理,并把学习报告同学习大会系列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学,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掌握深层次要义,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控制思想“杂草”,防止思维“板结”,减少“病虫害”发生。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
在宣传上精“耙”,力求全面把握。在耕种中,犁耕后要“耙”,以弄碎田地里的大土块,具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揣摩,才能全面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聚焦其中理解不深、学习不透、把握不准的重难点问题,通过邀请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教授,依托学习强国或网络培训学院等平台课程,组织线下的学习研讨座谈等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宣讲培训,解惑答疑,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基层一线宣讲中,还应发挥当地宣讲骨干、本土讲师队伍作用,以微视频、情景剧、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进校园、进乡镇、进社区宣讲活动。在“拉家常”中讲精神,在“聊闲篇”中议发展,在“叙乡情”中话未来,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理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贯彻上细“耱”,力求全面落实。耱是犁耕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把田地变得更平整,利于种子播种和作物后期生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在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照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最新要求,自动校准、调焦,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明确时间表和施工图,把“设计图”变为“施工图”,把“大写意”变为“工笔画”。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不计较一时一地得失,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既干好当前的大事要事难事,又着眼长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一步一个脚印,一件接着一件、一棒接着一棒干,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是一场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深“耕”、精“耙”、细“耱”,不误“农时”、不负春光,为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贡献更多的力量,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刘永安)